如果说基础研究是“从0到1”的突破,那么科研成果产业化就是从“1到10”的跨越。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这一跨越是关键。今天下午,“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主题采访团来到位于张江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长三角国创中心”)。
(相关资料图)
聚焦从“1到10”的堵点问题,长三角国创中心大胆探索长三角区域科创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以硬核驱动力赋能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市场资金“失灵”怎么办?
“对于一些高质量的创新型企业,虽然拥有关键的核心技术项目,但早期在融资的时候容易碰到市场‘失灵’的情况。因为资本市场往往希望投钱到产出快的后期项目。这就需要发挥我们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快速推进科研核心技术的产业化。”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长三院”)党委书记谭瑞琮告诉记者。
和一些传统产学研机构团队激励不足、政府资金使用缺乏开放性和市场导向不同,长三角国创中心大胆探索出一种“拨投结合”方式,即采用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多元投入、团队控股/持股、轻资产运营”的机制,让政府成为企业的“合伙人”,助推企业迅速走向市场。科研人才和团队可以成为按市场化运行的研究所的控股人,拥有研发机构的运营权、成果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通过机构的发展与人的积极性有机结合,可以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谭瑞琮说。
这样的新模式已经在市场上“开花结果”。比如,上海长三院与原霍尼韦尔中国区总裁张宇峰博士团队、嘉定区三方共同出资成立了国创中心智能传感研究所,目标是打造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传感器产品,突破技术壁垒提升国产智能传感器竞争力。
在“团队控股、轻资产运营”的专业研究运营模式下,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地的出地、有技术的出技术”,合作得其乐融融。张宇峰博士团队、嘉定区和国创中心、长三院共同现金出资组建团队控股/持股的轻资产运营公司,团队控股,长三院和嘉定区持小股。嘉定区提供研发场地、专业设备、建设资金,研究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归嘉定的国资公司,国创中心提供研发资金,合力支持研究所建设运行。
“研究所公司是市场的主体,为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核心技术供给,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所享有研发成果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公司产生的增值收益按股权分配,让科研和管理人员更多分享成果转化收益和技术升值价值,保障人才团队干事创业的动力和获得感。”这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各司其职、各施所长的机制很快受到了市场主体的欢迎
推动前沿技术跨越“死亡之谷”
上海和长三角地区要更高水平、更大范围配置全球科创资源,推动前沿技术转化、引进全球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是关键。记者了解到,实施创新高水平人才团队引进和培育的评价机制——项目经理制,也是一大特色。
长三角国创中心选聘行业专家组建团队,孵化培育成立专业研究所或技术产业化创业公司,大力探索整建制引进人才的项目经理模式。在全球范围遴选一流领军人才担任项目经理,赋予其组建团队、决定技术路线、支配使用经费的自主权。同时,国创中心还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与培育,确保人才引进来、看得准、留得住。
项目经理人,在“从1到10”中发挥什么作用?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王萌表示,国创中心聚焦前沿早期风险度高、市场判断失灵、但有可能对未来产业和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填补空白的一类技术项目,国创中心选聘项目经理团队,孵化成立核心团队绝对控股的项目公司,在项目公司早期给予科研经费支持。项目完成既定研发目标,如果未获得市场融资,结题验收,也宽容失败。等待项目完成既定研发任务并启动融资时,前期国创中心支持资金按市场投资价格转化为公司股权。“通过国创中心专业研判,利用财政资金给予前期投入支持,加速技术成熟,推动更多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性技术跨越‘死亡之谷’,引导市场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技术领域投资。”
据悉,截至2023年7月1日,长三角国创中心已在上海和江苏布局建设了94家专业研究所,拥有研发人员近15000多人,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与环保等领域,转移转化技术成果超9000项,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万家。尤其是聚焦前瞻性、引领性、有望填补国内空白的原创性技术,通过“拨投结合”方式培育孵化65个重大产业化技术创新项目,其中9个项目达成研发目标并实现A轮融资,加速技术向产业转化,推动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强政策机制引导,利用好‘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允许财政资金为技术消费买单,谁出题、谁出钱,谁接题、谁用钱,打破科研财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的地域局限,不断丰富科创共同体建设,让资源在长三角区域畅通流动。”谭瑞琮说。
新民晚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