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河南,一场万亿级产业“大考”正在进行!

河南新闻广播   2023-07-04 07:01:47

大象新闻记者 成书丽

河南,正在进行一场万亿级产业“大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河南省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建设绿色食品业强省;202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建设万亿级现代食品产业”。

正在全力冲刺万亿“大考”的河南食品产业正在发生哪些关键变化?万亿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如何实现?

7月4日,2023河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大会将在郑州召开。

届时,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专家学者、国内外企业家代表,以及全省近千名绿色食品企业及上下游企业负责人将齐聚郑州,共话绿色食品产业新机遇,共赢产业发展新未来。

这场大会,将会给河南万亿产业“大考”带来哪些路径启示?

大会之前,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三农学者杨建国从产业角度,带大家一起梳理冲刺万亿关键期,河南食品正在进行的这场产业“大考”。 

01河南食品,全面换道!

2021年以来,河南把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摆在重要位置,不仅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列入“十大战略”,而且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食品产业,明确提出“以‘三链同构’提升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以此为开端,河南现代食品产业迎来了“换道领跑”新阶段。

全国规模领先的河南食品,为何要全面换道?

来看河南食品产业的发展历程:

2005年,河南食品业处于全国第5位;

2006年开始,河南食品业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二,并保持多年;

2019年,河南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营收位居山东、四川、广东之后,排名全国第四;

2021年,河南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仅排名全国第六,被四川、广东、福建与湖南超越.......

这条时间线,清晰地说明了河南食品产业发展曲线。经历一轮爆发式增长后,从2018、2019年起,河南食品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和阵痛期。

这一时期,包括雏鹰、众品、伊赛、科迪......一批河南食品产业龙头企业纷纷“遇挫”。

杨建国认为,这种普遍困局背后,是河南食品产业发展的关键三个不匹配: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不匹配,产业现状与产业价值不匹配,食物结构与消费趋势不匹配,这些都是河南做强大食品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食品产业的困局,与河南整体的产业发展难题一脉相承:

从发展质量上看,当时河南经济、产业发展中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更为凸显,产业链不全、不优、不强短板明显,产业链时空错配、供需错配、信息错配显现等愈发成为发展的难点、堵点。 

在杨建国看来,包括食品产业在内,河南来到了战略叠加的机遇期、蓄势跃升的突破期、调整转型的攻坚期、风险挑战的凸显期,河南急需高质量发展“强动能”、“新活力”,也到了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节点,这样才能避免在激烈的高质量发展竞争中面临追兵渐近、标兵渐远的窘境。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在传统产业上高位嫁接,在生态圈层上培土奠基”。

河南食品,全面换道,就此开始。 

如今,近两年过去,河南食品换道领跑,成效如何?

02河南食品,逆势上扬!

尽管面临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双重冲击”,全面换道的河南食品,却呈现出逆势上扬的发展态势。

这种态势,先是体现在龙头企业、链主企业身上:

2022年,三全食品实现营收74.34亿元,同比增长7.07%;归母净利润8亿元,同比增长24.98%,双双创历史新高。

2022年千味央厨实现营收14.89亿元,同比增长16.86%。

雨轩股份作为河南肉羊产业集群的“链主”企业,近年来在肉羊加工方面产能加快释放。公司肉羊加工量从2020年的19.6万只到2022年的近89万只,三年增长达344%。

2020-2022年,锅圈营收分别为29.6亿元、39.6亿元及71.7亿元,2022年锅圈首次实现盈利,净利润为2.4亿元。

2022年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248.26亿元,同比增长58.23%, 这也是牧原股份2014年上市以来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这种态势,还体现在食品产业细分行业上:

预制菜产业方面,新乡、漯河、信阳等市以及双汇、三全、思念等行业龙头加速布局预制菜赛道,预制菜产业,河南全国领先。

酸辣粉产业方面,河南占据全国80%以上市场份额,稳居全国酸辣粉产业龙头地位,嗨吃家、豫道、丽星等方便食品界新势力快速成长。

冷链食品产业方面,2022年,河南冷链食品加工产业规模近1600亿元,冷链物流规模达1800亿元,三全、思念等速冻食品企业和牧原、双汇等养殖屠宰加工企业位于行业前列,郑州、商丘、新乡、漯河先后入选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冷链食品产业体系日益完备,特色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这种态势,还体现在主打食品产业的市、县发展上:

市域层面,漯河体现得最为明显。从国内首家“中国食品名城”,再到升级“中国食品装备名城”,成为国字号食品双名城,漯河食品产业营业收入总量约占河南的1/5、全国的1/50,已成为全省万亿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

以现代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支撑,2021年、2022年,漯河生产总值增速分别居全省第1、第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一方阵前列,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与评价连续两年全省第2,呈现全面领先、持续领先的良好态势。2023年一季度,漯河市GDP增速居全省第二位,顺利实现开门红。

县域层面,临颍、原阳、清丰体现得最为明显。

临颍方面,围绕做强休闲食品等主导产业壮大升级,临颍县域经济发展逆势进取、稳中向上。2022年全年生产总值402.6亿元,增长5.5%,居全市第1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居全市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居全市第1位。 

成功入选全国“2023十大预制菜产业基地”的原阳,2022年,原阳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7.32亿元,同比增长6.4%,居八县(市)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0.5%、22.6%、3.2%,居八县(市)第2位、第3位、第1位;其中,食品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其中预制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增加值同比增长10.9%)。

成为“全国首批乡村振兴创建示范县”的清丰,2022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3亿元,增长9.1%;税收收入完成7.4亿元,增长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2.9亿元,增长4.1%,四项指标均荣获全市第一。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7%;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37.7亿元,增长5.9%,两项指标分别荣获全市第二、全市第三,经济指标实现逆势上扬。

这种态势,最终也体现在了全省高质量发展成效上。

2022年,河南食品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3.4%,为五大主导产业之首;增长5.0%,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3.3%。

从企业到产业到城市再到省域,换道领跑下的河南食品,正在全面起势。

03河南食品,做对了什么?

从“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这是河南食品历经的产业标签变化,而这种变化背后,则是围绕河南食品的产业打法的不断升级。

和食品产业的发展态势一样,这种打法的变化,同样体现在政府、企业、平台、等多个层面上,而总结起来,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更加强调创新、研发。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河南省长王凯先后两次考察漯河食品产业,均提到要突出科技创新和研发。

楼阳生强调,要充分发挥头部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着力建设省食品实验室、中试基地,加快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在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上提前谋划、先行先试。

王凯强调,要增强创新主体意识,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深化与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对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而漯河之后的“回应”,成为了河南食品如何做好科技创新+研发的典范,一流创新生态,成为漯河高质量发展“发动机”。

这方面,漯河市在全省首创“九条标准”建设创新型示范园区,在全省率先开展创新生态评价,为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绘出路线图、制订任务书。

特别是,漯河打造创新研发平台,抢抓全省实验室体系重塑机遇,主动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面向全省万亿级食品产业需求,与中国农大等6所高校合作共建了中原食品实验室。

漯河充分发挥中原食品实验室暨河南省食品科创园项目的龙头作用,全面加快其涵盖的中原食品实验室、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产教融合基地和功能食品产业孵化园等板块项目建设,积极构建“实验室+研究生院+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的全链条科研转化体系,这套创新生态正在成为食品产业创新的“发动机”。

2022年,漯河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70%以上,位居全省第一。当年,漯河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58.1%,超过前五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总和。目前,漯河市共建成市级以上食品研发平台79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4家;建成3家市级食品公共创新平台、11个博士后工作站。仅2022年,漯河市就新增各类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载体28家,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56%。

在政府推动之下,河南食品龙头企业也纷纷加大了创新和研发的力度。

作为餐饮供应链第一股,在与诸多头部餐饮连锁企业合作中,出色的美味产品研发能力和美味工业化、规模化能力,是千味央厨脱颖而出的关键。 

三全食品大力开拓餐饮业务,研发投入力度小幅减弱,仍保持行业平均水平,目前三全食品以371 项专利位于行业第一,拓展共计 400 余种 SKU 位于行业第一。

为支持创新研发,牧原将每年6月22日定为养猪节,设立百亿创新项目奖金,对做出突出成果的创新带头人及团队给予重奖,目的在于激发更多从0到1的突破者和领头人,推进创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将研发成果转化落地,助推行业进步...... 

其次,更加强调产业链式发展。

“以现代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全省开发区推行“产业图谱+链式招商”......

产业链式发展,成为了河南产业换道领跑的关键词,而这点在现代食品产业上,体现得也非常明显。

《河南省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明确,“实行绿色食品集群全产业链链长制,分管省领导担任群链长,省农业农村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为群链长责任单位,由厅级领导担任链长。省农业农村厅负责编制绿色食品集群产业链图谱,建立绿色食品产业项目库。”

市域层面,食品产业链式发展,漯河同样走在全省前列。

这方面,漯河市突出食品市域主导产业,根据各县区实际选择比较优势明显的装备制造、液压科技、精密制造等8个产业领域,细分出休闲食品、调味品、精密制造、现代家居等20个具体专业领域,逐一精准绘图,形成了“1+20”招商图谱体系,实现了“一图览尽全要素”,为全市按图索骥精准招商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域层面,清丰县则在全省率先实施现代农业产业链链长制。

这方面,清丰在全县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总链,下设食用菌、红薯、叶菜三个产业支链,由县委副书记任总链长,三名县级干部分别任支链长,5—7家相关单位为成员,重点做好产业链的顶层设计和延链强链,努力实现产业全链条发展。目前,已招引广东薪界、河南小农丫、新阳种业、大地密码电商等种植、研发、加工、销售等全链条企业,成功打造菇雨、小农丫等食用菌、红薯制品品牌10余个。

而现代化河南开局,加快建设建设农业强省过程中,持续推进产业链式发展,同样是重点所在。 

2023年,河南将建设20条优势特色产业链,抓好延津县小麦等3个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和双汇国家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建设,绘制全产业链图谱。

总之,所谓“万亿”,既是数量,更是质量。不仅是数字,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标识。河南食品这场万亿“大考”的背后,考的是河南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河南换道领跑打法的成色。 

这场大考,河南必胜!

最新供应

更多